故事不一定要有結局 ..... 其實人生很多事情沒有答案。

其實有更多可能.. 沒有答案的故事

宗喀巴大師是出生在1357年元朝末年,那麼他出生的第二天就有一位修大威德金剛成就的敦珠仁波切呢,到他家裡面呢去送禮物,為什麼?因為敦珠仁波切呢在定中已經觀察這是大威德金剛說:「我明年會到這個地方來。」!他一觀察知道,喔!原來這個大威德金剛實際上就是宗喀巴大師,也就是說就是文殊菩薩的意思。那三歲的時候就,就是他父親帶他去見第四世大寶法王,大寶法王也為他授居士五戒,並且授記說這個是聖童,以後呢會住持如來教法成為能仁第二。這個授記也確實如後來我們稱宗喀巴大師就是能仁第二,就是佛陀第二。三歲的時候,就送到寺院讓敦珠法王所撫養。

他到寺院裡邊學習的時候,敦珠法王當然傾囊相授教他很多法,那很多東西他只要稍微思索一下就會了。一開始他們都要學背誦等等,思索很快就讀會了,他沒有什麼障礙,這要說明什麼呢?就是他一種俱生慧,就是你宿生的串習。

大師在童年的時候,別人在嬉戲的時候,他都不喜歡玩,他非常的沉靜,而且覺得世間本來就是痛苦無盡的,所以他對這個都沒有什麼興趣;別人在受苦,他看到或聽到,內心也是心如刀割的。這意味著什麼哪?意味著大師宿生串習這種出離以及菩提心的一種等流。之後他就不斷的希求出家,但是因為年紀太小,到七歲的時候,他的上師才答應他出家,因為佛陀規定要七歲以上才能夠出家,所以他七歲的時候,終於能夠如願的出家受沙彌戒,也認真的持守。

之後他由於求法希求心很強,16歲到衛藏去求法。那麼在離開他的上師的時候是熱淚盈眶,因為他想到他從小被他的上師敦珠法王撫養,就像再親近的父母也不過如此!把他的肉身、法身都培養,大師他憶念到他的上師,比如:像這邊講的敦珠法王、之後遇到的像烏瑪巴,還有這些像他最重要的一個上師就是仁達瓦,憶念到他們都是熱淚盈眶的,就是他那個念師恩啊,非常的強烈。所以平常我們頌的這個密集嘛,為什麼別具加持力?因為密集嘛是大師親自供養給他的上師仁達瓦的。我們第一句話:咪咩杰位得遷尖瑞錫,集咩堪北汪坡蔣悲揚,這個是一樣的。崗尖喀北,它是四句的,我們平常唸五句的,中間第三句沒有,呃, 崗尖喀北竹尖之後是宗喀巴。它一開始是仁達瓦, 崗尖喀北竹尖仁達瓦,那洛桑札巴是改成雄努若階,雄努若階就是童子慧的意思,雄努若階霞剌受哇得在足下誠祈請這樣子。那麼,仁達瓦覺得說他自己呢不配這樣的一個封號,他沒有辦法當雪域的頂巖,真正雪域的頂巖是宗喀巴大師你,這樣子。所以他把仁達瓦改成宗喀巴,把熊努若階 改為洛桑扎巴,把它改了,變成反供養宗大師,所以才有現在的密集嘛。西藏咒中之王就是密集嘛。那麼大師對於師長的依止可見一斑。

那麼他學習的時候,非常的精進用功,比如說他學現觀啊,十八天就把根本頌,還有這些解釋的文啊全部背得滾瓜爛熟的。學戒律的時候,每天可以看十七頁也就是過目不忘的,這要說明什麼呢?跟剛剛是一樣的,就是過去人家宿生的串習,串習,所以他背這個,真的是很簡單。

他學了比丘戒之後,弘揚比丘戒,持比丘戒,後來我們改帶黃帽,也是因為當時在西藏戴黃帽主要就是弘揚戒律的部份。那這個對我們的生命意味著什麼呢?由於大師啊他大力的弘揚這個戒律,因為佛陀說要安立一個有情於這個所謂安樂道,就是必須先讓他能夠受持戒律,那麼大師就是以弘揚戒律為基礎。那以前在大師之前,很多教法已經慢慢混淆了一些錯誤的見解,所以到了大師之後,又重新振興戒律。大師大力的弘揚戒律,自己也持守,像佛陀時代一樣的持守,這個戒律非常細緻的持守喔!那麼這是大師對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恩惠,就是他把戒律大力的持守以及弘揚。

大師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功德,就是他的講說的功德,曾經有人在西藏,慧獅子智慧獅子,他一天可以講十一部,大家勸請,宗大師像你智慧這麼超群,你可不可以也一天講十一部?後來他就準備準備之後,一天講十五部這樣子,這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的。因為你不要想說講一本,講一本論哪,它相對很多著述啊,我們現在五大論單單根本頌,註解啊,疊起來已經一個人高了。那麼十五部大論的話,我在想那數量一定更驚人。所以他要抉擇每一部論中間有各家的說法,再分析再把它抉擇說什麼是比較合理的,像這種把各家的說法能夠統一起來並且做分析,這種是非常非常難度高的啦!大師這個時候一天要講十五部論,到了晚上還要修大威德金剛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麼多事情沒有相當的定力是不可能做到的,相對於我們遇到很多事情就會很煩,大師這種定力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大師除了講法的功德,還有論著的功德。他在四十六歲著作廣論,還有很多著述一共十八函,那麼這些著作比如說廣論,是目前在整個西藏把成佛的道次第結合了三主要道跟三士道,那麼把凡夫從現在一直到成佛整個完整的講述,就是這本菩提道次廣論。那麼這點對於後世人,他想要把三藏十二部的精華含攝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啊!

宗大師之前是有人證得空性,也有人成就,可是把空性描述得很清晰呢找不到。大師著了《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把那個空性描寫得非常清楚,還有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把這個唯識、中觀,中觀又分成自續派,應成派,那個各派的這個差別性描述得非常清楚,讓人家很容易趣入這個空性。這個在西藏是史無前例的,因為這個空性要描述出來,難度非常非常高!可是大師的著作啊,專門挑那種難度高的來著作。這十八函裡面都是非常精要的,所以大師著作有特別的功德。因為從那個時候,等於說後世人要趣入空性就變得容易多了。這大師著作一個很特別的功德。

還有大師的辯論,他從一開始學了現觀莊嚴論之後就立宗答辯,那麼所向披靡。那麼到了後來學五部大論、立五大論、立十大論等等的就是巡迴的做辯論。只要跟大師辯論的人,到後來都會由衷的佩服大師,而且大師辯論的時候,完全不會讓對方產生那種壓力,他只是透由辯論過程當中,讓你看到你承許的這一點實際上是有矛盾的、是不圓滿的,正確是什麼樣子的,只是讓你自己看到你自己的問題這樣子,所以大師在辯論的功德,也是特別特別的顯著!讓幾乎每個跟他辯論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並且改信於他,包含他最大的弟子賈曹傑尊者也是一樣。一開始賈曹傑是仁達瓦七個弟子裏面當中最會辯論的,也要去找宗大師辯論,後來也是被大師調伏,之後呢變大師最重要的大弟子,後來也是賈曹傑繼承了他的這個法座的位子。

上師在強調宗大師功德的時候,最主要是一點:他刻苦勤學。大師三十六歲那時候閉關去修行,拜那個大禮拜三十五佛懺,供曼達供得皮綻肉開。供曼達我們要磨那個曼達板,我們現在那個曼達板可能都是鐵的啦、銅的啦、或是銀的啦,可是它是石頭的,這樣去磨,磨到這邊皮破見到骨頭之後,再換個角度再磨,再換個角度再磨,磨磨到後來這邊長出來了再換回去這樣子啊,供了數百萬個曼達,那麼在阿喀這個地方啊,拜這個大禮拜啊,我們拜下去身體不是要唰、唰、唰這樣對不對?這個地板都凹下去,那個頭頂的地方也是凹下去,那麼由於這樣子親見三十五佛。所以大師的成就不是說只是天生的,後天也是非常努力的,所以才能夠感得這麼多人對他的淨信,而且能夠饒益到整個後世。

故事不一定要有結局 ......

結局就是答案

我們唸書時,上課習慣要老師教一個標準答案;考試時,當然也要給一個標準答案。
看電視、電影,一定要劇情交代得很清楚哪個是壞人、哪個是好人,最後男女主角到底有沒有在一起、壞人死了沒。

好的故事是會讓人留在心裡想很久很久的。有沒有答案都一樣。
我曾經看過一些法國童書在最後給了三個不同的結局。
明明是同一個故事發展出來的,卻可以有三個不同的結局。
我問過法國出版社的人,他們的小朋友怎麼看待這種多樣結局的故事呢?
他們說:「很平常呀!就跟看一般書一樣。」
顯然這對法國小朋友來說,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的當一個問題看!
我很心懷嚮往那樣的閱讀胸襟,所以很大膽的引進一本看似沒有結局的法國童書
--《海上小精靈》(Un gnome a la mer)

故事裡的小男孩有一本很心愛的書,可是那本書因為太破舊了、缺了幾頁,
糟糕的是,缺的那幾頁正好是最精采的結局!
一本沒有結局的書呢! 真是吊人胃口!
小男孩於是自己開始往下編故事了,他的結局是.....
當然書裡面有小男孩編的結局,聽故事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可以試試看編一個
屬於自己的故事! 呢?

這就是人生!有一些是我們無可選擇的,也有一些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
故事跟人生一樣,都需要一點時間練習

沒有結局的,就是沒有答案,我們就不懂了!
這也是我們整個文化表現對一個作品能不能理解的標準。

所以,很遺憾的,我們的編劇就覺得只要給觀眾「台灣霹靂火」這種東西就可以了。
好人一路好到底、壞人完全沒心肝,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壞人不會有好下場,好人一定有好報,答案清清楚楚,完全不必用到大腦。

其實,我們都知道---人生很多事情沒有答案。

一個在公司討人厭的傢伙,可能回到家是個好得不得了的爸爸,因為他要給兒子最好的,不得不在公司壓過別人、好多掙一點錢給兒子買好東西。
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一個每天安分守己過日子的老好人,竟然得了癌症.....
你說,這是好人還是壞人的下場?

這些有關人生、人性的複雜多樣,我們一直要經歷過很多很多事之後,
有幸的人才可以有一點點體會理解。 

【婆媳當家】懶人秘密甩肉計畫

【婆媳當家】吃了永遠18歲的神奇食

【婆媳當家】發現海中生物美肌寶海藻

【婆媳當家】女人就是不能老

【婆媳當家】男人的十大謊言

【婆媳當家】 延長老公使用期限的養生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頭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