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R7uG-FLpI

六分之六的人生

有一天,一名大學教授到一個落後鄉村游山玩水,
他僱了一艘小船遊江,當船開動後教授問船夫:『你會數學
嗎?』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你會物理嗎?』

船夫回答:『物理?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那你會用電腦嗎?』

船夫回答:『對不起,我不會。』
 
教授聽後搖搖頭說道
『你不會數學,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
不會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
不會用電腦,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
你的人生目的總共失去六分之四

說到這兒,天空忽然飄來大片黑雲,
隨後吹來強風,眼看暴風雨就要來到。

船夫問教授:『先生,你會游泳
嗎?』

教授愣一愣答道:『不會。沒學過。』

船夫搖搖頭說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 ...

【啟示】

不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
 
故事中的教授是數理方面的專家,
認為數學、物理、電腦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不能瞭解這些學問,人生似乎沒什麼意義了 。
(這也是一種『專家心態』)

對船夫來說, 會不會這些有什麼關係,
最重要的應該是「活」下去的能力,
在緊要關頭,教授所專長的一切都沒用了,
只有會游泳才能保命

保命的葵花寶典

1.恫嚇型:模仿天敵的天敵,讓天敵知難而退,溜之大吉,逃之夭夭。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丈,道高十丈......」

端紅蝶的四、五齡幼蟲模仿赤尾青竹絲的姿態,令人不寒不慄。

大鳳蝶幼蟲遇到危險時,為了擊退敵人,頭部會伸出臭角並且發出臭味。

  眉紋天蠶蛾的前翅翅端有模仿蛇頭狀的眼紋

 

2.偽裝型:偽裝成有毒的蝴蝶,混淆視聽,讓天敵退避三舍。例如雌紅紫蛺蝶雄性擬態成琉球紫蛺蝶的型態;雌性模仿樺斑蝶的型態。另外也有模仿成鳥糞的形狀,讓天敵興趣缺缺,例如黑鳳蝶的幼蟲。

雌紅紫蛺蝶雄性擬態成琉球紫蛺蝶的模樣,幾可亂真。

 

青斑蝶幼蟲取食有毒的植物,身體累積儲存許多有毒物質,天敵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斑鳳蝶擬態成斑蝶的模樣。

黑鳳蝶幼蟲模仿成鳥糞狀,讓天敵退避三舍

 

 

小灰蝶的後翅肛角有細長的尾突和假眼紋,在吸取花蜜時會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交互擺動,讓在旁的天敵--螳螂誤以為是她的觸角和眼睛,萬一被咬,可趕緊逃生,仍有活命的機會,因為被咬的部分並非最重要的部位。但是這張保命王牌,只可一次下不為例。尾部遭到天敵攻擊,幸運逃過一劫的紅邊黃小灰蝶

3.保護色型:仿成枯葉、樹枝,讓天敵霧裡看花(蝶),根本看不清楚。

 

 

枯葉蝶顧名思義像枯葉的蝶,模仿枯掉的落葉,甚至落葉的斑痕,果然名符其實,不得不令人驚歎大自然的奧妙。臺灣綠蛺蝶:「你可以靠近一點!」臺灣綠蛺蝶的幼蟲常爬在食草的脈梗上,身體的構造和葉脈、葉梗幾乎一模一樣,敵人要發現,很難。

構月天蛾的終齡幼蟲總是爬在構樹葉背的脈梗上,有雙重保護。

 

昆蟲必須無所不用其極,想盡辦法做使出保命絕招,才能保護自己,讓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命都沒了,還談什麼人生目的?

不要小看其他人,
更別一味用「我」的標準做為對錯、好壞的標準。
有人雖然不夠機靈、缺乏創意,
但他做事不計較、不用心機;
而有的人可能表達能力不好,
可是他執著認真、實事求是。

心得感想:

當船開動時,教授問船夫:你會電腦、物理、數學嗎?船夫說他一樣都不會,看起來像是一個無用之人。關於“有用”與“無用”的論說,惠子跟莊子曾經有過辯論,惠施說:「我有一棵大樹,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聽別人管它叫『樗』。這棵樹怪極了,樹好像長瘤一般於臃腫醜陋,完全不能用尺來量;樹枝則扭來扭去,可也並不是曲線圓潤優美。樹立在大路邊,經過的伐木人卻正眼也不瞧一眼。我看你的言論也和這棵樗樹一樣,儘管境界高遠,卻對現實生活一點兒用都沒有,這種言論恐怕不免淪於被世人拋棄的下場罷!」

 

莊子提出了一個比喻:「你應該也見過狐狸、黃鼠狼這種中型動物吧!牠們每天埋伏在草叢路邊,等候捕獵經過的小動物,辛苦的東西奔波,上下跳躍,以謀一飽,但自己也冒著被獵殺的危險。至於那神獸犛牛,體型大如天邊的烏雲,可算壯觀了,但你若要牠去捕獵老鼠,牠反不如黃鼠狼。這正是小有小之用,大有大之用啊!就如你說的這課大樹『樗』,當然不適合作棟樑櫥櫃,但何不拿來種在超越俗世的夢幻國土,你就每天在樹的四周閒散步,累了就酣睡在樹下,這不也是它的美妙用途嗎」?其實人該像這樗樹一樣,正因對世俗無用,所以也不必被世人壓榨。當我們從競爭激烈的戰場退下,也許反而會發現一個無憂無慮,自在逍遙的人生!

 

一般人常患了”所知障”?“以己所長”去衡量“他人之短”,故事裡的教授是數理方面的專家, 狹窄的認為「數學、物理、電腦」加起來就是人生的泰半。如果不能瞭解這些學問,好像就白活了。對船夫來說,會不會這些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應該是在緊要關頭,能讓你「活」下去的能力。教授的專長在某個時刻卻使不上力,好像在沙漠中迷路了,找不到水源,口乾脫水時,“鑽石與水”孰為上?

別忘了你的「優點」他人沒有,他人的優點你我也「欠缺」!因此,以外表、科技,或以現時的流行來權衡地位的尊賤,卻不識佛性、智慧、修養的寶藏,這種癡迷的行為恰恰是出賣了自己,人世間不是經常發生這種可悲的喜劇和可笑的悲劇嗎?竹長竹短,孰重孰輕?那可不是由你的自我意識就可判定的。教授有教授的所知領域及生命價值的發揮,船夫也有面對生活的本事;“一枝草一點露”,各有人群中應有的適當位置。何況每個當下也都是認識自我與學習的良機,正如北宋時清滿禪師所說:“堪作梁的作梁,堪作柱的作柱。”能說“梁”比“柱”好或“柱”比“梁”好嗎?總是各有所長,各有施展的因緣時節!何必炫耀,何必鑽牛角尖,把世界搞得混亂不堪,因為真正的饒益是要能表現得出來,從“不懂”到“懂”,智慧與幸福指數的提昇,乃至達到心靈的徹悟!

 

腦海突然迸出一個故事,宋朝著名的大文豪「歐陽修」寫過一個善於射箭的陳堯咨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陳堯咨非常善於射箭,在當時沒有人可以比得上他,所以他自己也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驕傲。有一天,他在自己家中的花園裡射箭時,正好有一個賣油的老伯伯經過,於是老伯伯放下了油擔子站在旁邊,看著陳堯咨射箭,好久都不離去。他看著堯咨所射出的箭,十之八九都射中了,卻只微微點頭而已,沒有大力的讚賞,也沒有露出崇拜的眼神。

    陳堯咨便問他說:「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術不夠精湛嗎?」

    老伯伯說:「這沒什麼稀奇的,不過是熟練罷了!」

陳堯咨很生氣地說:「你怎敢看輕我的箭術呢?」

老伯伯說:「以我倒油的經驗就知道了。」

於是老伯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拿了一個中間有小孔的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拿著杓子盛了油滴下去,只見那油從錢孔內滴進去,銅錢卻一點兒也沒有沾濕。陳堯咨正看得目瞪口呆時,老伯伯接著說道:「我這也不稀奇,不過是熟練罷了。」

有些人稍有成就,便容易像陳堯咨一樣,以自己的專長去藐視別人,得意洋洋,以為普天之下只有他最厲害。其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驕傲自滿的人,反而常會敗得很難看。從這個故事我們知道,其實賣油的老伯伯比起陳堯咨來技術更為高超,但更妙的是賣油翁覺得那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只不過是熟練罷了,真正的高手,往往是越謙虛的人。氣盛的教授可能平常在一片誇讚聲中自矜慣了,才會這麼炫耀,誰知天空忽然飄來大片黑雲,吹來強風,眼看暴風雨就要來到,“時節因緣”一變化,人算不如天算,弱的變強,強的變弱。此刻,還會因為自己的執著而把人生切割成六分之一、六分之二、六分之四....,乃至船夫所說的六分之六?(誰說船夫不懂數學?)

只不過兩人還是有針鋒相對的意味,都還在世間法中打轉,就像賣油翁與陳堯咨就算熟能生巧,出神入化,遇逢人生棘手的問題,都能一次次熟練的“轉煩惱為菩提”嗎?皆使得上力嗎?如果一味地的在優點與缺點中打轉,就像街頭巷尾不乏有“為他人稱斤論兩、品頭論足”的人,但是有誰記得掂掂自己的份量?評論別人一向容易,而儘在別人身上下工夫,究竟對自己又有什麼幫助?費了再多的時間,有朝一日當自己必須拿出實力時,才發現原來連別人都不如,這時候卻為時已晚!

所以,不論自己所做的事是何等出類拔萃,都不向人誇示吹噓,因為你的認知與假設,並不代表萬事萬物的實相。雲老禪師曾說:能知別人三分,知道自己幾分?唯有面對事實之時,方始發現一分也無!於生死究竟能作得了多少主?能不深自審視、警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頭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