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Ju4tRYm7I

不是收入太少,而是開銷太大

 ◎ 陳亦純
 曾經在《商業週刊》看到這樣的記載-----夫妻破財十大陷阱。
          夫妻破財十大陷阱
一、刷卡刷成卡奴,薪水不夠支付帳單,信用由正變負。
二、輕易嘗試消費性貸款,背負百分之十五以上利息。
三、小額消費無節制,形成荷包黑洞。
四、常態性失業,或經常換工作,工作不穩,收入不穩。
五、購買股票,跌多不停損,賠光又負債。
六、年輕時即買車,養車成本超過養小孩。
七、常赴國外旅遊,一次花掉半年存款。
八、外食多過內食,動輒千元,兩天抵一週菜錢。
九、買屋太急,房貸超過七成,淪為屋奴。
十、夫妻不用心,你賺我花,你存我刷,財富停步。
真是可怕的錢洞、陷阱。很多人都說,「錢到底跑到哪裡去了?」沒有紀律的花用,不經意的消費,這都是造成收支不平衡,老年生活費用無著落的重要原因。
錢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除了上述的十大陷阱外,還有一些無謂和無義的消耗。
抽煙是對己無益、對人有害的可鄙行為,婦女的肺癌經證實二手煙是元兇。一包Marlboro要五十元,一年燒掉將近兩萬元。
心情苦悶,到星巴克喝一杯「拿鐵」,氣氛好,心情會開朗,但常喝會上癮,一年又要喝掉三萬元。懶得走路,懶得走到捷運站,隨手一招,「小黃」即來,瀟灑是瀟灑,但幾百元就飛掉了。
手機無節制的談,下班一票人去錢櫃唱歌,百貨公司拍賣時買一堆無用的名牌。
看到別人買一件好看的衣服、時髦的皮包,恨不得也趕快比行頭。和人家趕時尚,擠到萬里鄉亞尼克?子工房排隊買蛋糕,一買一盒五百元。聽說哪邊有好吃的餐廳,哪裡的海鮮自助餐便宜又新鮮,又是一邀一大票人前去品嘗絕不手軟。
結果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錢增苦惱。

簡單做一個可以省,但你卻花掉的財產統計表。

種類

每天費用

每月費用

每年費用

十年費用

每年5%利率十年複利

二十年費用

每年5%利率二十年複利

抽煙

一天一包

1,500

18,000

 180,000

  226,402

  360,000

  595,187

早餐

一天50

1,500

18,000

 180,000

  226,402

  360,000

  595,187

晚餐

一天150

4,500

54,000

 540,000

  679,206

1,080,000

 1,785,562

咖啡

一天100

3,000

36,000

 360,000

  452,804

  720,000

 1,190,374

計程車

一天100

3,000

36,000

 300,000

  452,804

  720,000

 1,190,374

手機

 

2,000

24,000

 240,000

  301,869

  480,000

  793,583

出國

 

 

50,000

 500,000

  628,895

1,000,000

 1,653,298

假日出遊

 

3,000

36,000

 360,000

  452,804

  720,000

 1,190,374

ktv

 

3,000

36,000

 360,000

  452,804

  720,000

 1,190,374

打麻將

 

3,000

36,000

 360,000

  452,804

  720,000

 1,190,374

逛街

 

5,000

60,000

 600,000

  754,674

1,200,000

 1,983,957

樂透

 

1,000

12,000

 120,000

  150,935

  240,000

  396,791

其他

一天200

6,000

72,000

 720,000

  905,608

1,440,000

 2,380,749

合計

 

 

 

4,880,000

6,138,012

9,760,000

16,136,186

準備一千萬的退休金
要賺錢不容易,但不經易即浪費掉九百多萬元。依花旗銀行推估,退休需要準備一千萬的退休金才夠用,乍看不容易存,但稍加分析,其實你應有能力達成的。這要看你怎麼善待你的錢和你最重要的老年黃金歲月。
不要以為時間很寬裕及距離退休時間還很久,突然間,中年變白頭,二十年光陰彈指過,歲月飛逝總是匆匆。記住,現在你不準備日後養老的錢,以後你沒有可以養老的錢。

兩代夾殺 ~ 掙扎中的下流青壯族


從社會變遷的大角度觀察,台灣在工業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三代式家庭日漸式微,年輕夫婦大多不願與父母同住,「核心家庭」成為社會構成的主流,失去了傳統大家的支撐,上班族年收入與二十年前相比,成長極微,但支出卻大幅增加。

舉例而言,以往年輕子女成家,往往與父母親戚同住,住屋及托嬰問題由家族吸收,年輕夫妻的負擔相形減輕;家庭輕量化、個人化之後,因為住居的需求,無論是房貸或房租,成為小家庭的一大支出;生產下一代後,又因為移動的需求,車貸、停車費、油錢、牌照稅及燃料稅也是核心家庭的必要支出,再加上托嬰費用,往往已吃掉年輕夫妻的大半所得。

再則,以往養育子女的食衣住行,大多由家族共同分攤,小孩大多與堂兄弟輪流傳承衣物、書籍、文具玩具;家庭個人化讓細胞分裂,父母必須幫子女添購整套生活及教育用品,再加上科技進展及都市化,個人電腦、手機、兒童房、安班、寬頻上網、第四台、家庭房車這些二十年前不曾存在的觀念,卻是當代小家庭的「基本配備」。

相對於傳統「柴米油鹽」的必需品定義,前述消費現象鞏固了都會家庭的核心概念,卻也讓中產階級入不敷出;與二十年前相比,受薪階級的收入並未明顯增加,支出卻大幅擴張,於是大家都變窮、變拮据了。

其實,這還不是最糟的狀況,如果阿倫夫婦更敏感一些,把眼光放遠,他們會發現,自己處於一種「被上下兩代夾殺」的艱難處境。一方面,隨著「個人化」的概念不斷
「用」或「公用」的社會行為一去不返,教養小孩的支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但因學歷的貶值、人力資源的稀釋,延畢、繭居、飛特族等趨勢興起,照料下一代的時間拉長,負擔加重,而且看不到回報的一天。

另一方面,提前退休潮來臨,銀髮族的醫療、撫養成為社會整體負擔,台灣人口結構呈漏斗型趨勢,越來越少的青壯族,必須同時面對下一代的「教養」及上一代的「安養」,並負擔國家整體的財政支出、健保支出,形成「被夾殺的三明治世代」。
這是全球,包括台灣社會面臨的集體困境,我們都身處傳統農業社會不復歸返的世代,親族支撐崩解,手足奧援割裂,「夫妻」成為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中產階級的收入趕不上科技商品推出的速度、趕不上油電糖價飆漲的速度、趕不上都市化新興行業諸如托嬰、看護、大樓保全擠壓開銷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趕不上政府財政惡化的速度。
這是我們的集體困境,我們生活在一個拜物的年代,充滿歐陸品牌Logo及現金卡廣告的年代,我們薪資單上的數字,永遠必須與我們的物慾競爭,永遠與每個月的帳單競爭,但通常是落敗的一方,雖然有時候,能夠勉強打成五五波。
但我們只能祈望,情況不會變得更糟,像我們這樣「被上下兩代夾殺」的下流壯年,慾望越來越萎縮,未來越來越渺小。

關於「下流青壯族」的報導圖片 (來源:NOWnews)

調查顯示退休沒準備的人占一半你是哪一半?

NOWnews-2016年11月24日
... 當中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然而根據調查發現,逾半青壯族在退休 ... 還有房貸要付,就更易忽略自身的退休規畫,晚年恐淪為「下流老人」

接受过杨永信“电击疗法”的少年如今咋样了-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2016年8月24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一些当年接受过“电击疗法”的年轻人,他们讲述了当年和此后数年的经历。 

看過觀感

你是否為生計而煩惱?

「被上下兩代夾殺」的圖片搜尋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頭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